袭古创今
中国当代艺术传承创新系列纪录片
2023-12-13 17:17:00

杨炳湘 : 因境变法 移情入画


笔墨写意  山水抒情

——品读杨炳湘写意山水画

文/邵大箴

 

      清人石涛于《画语录•了法章》中云:“夫画者,形天地万物者也,舍笔墨其何以形之哉。”意指“形天地万物”之山水画,若舍去笔墨何以成形,何以成画。石涛大师在警醒后学,山水画乃造型艺术,离开笔情墨韵就无法表现天地万物之形态和神气。的确,笔墨作为中国画的历史传统基干,是中国画的艺术表现之本,洋洋大观的中国画史卷,可以说是一个笔墨演变表现的大千世界。笔墨既是一种可以独立欣赏的抽象语言,又是一种可以与表现主题、意境、内容发生关联的表现话语。其实笔墨本身是中性的,但笔墨的表现则有拙劣与优美之分。然而,一幅画作也不是有了笔墨就美,关键还在于画家表现得美不美、技法高不高。只有笔墨表现得精湛、高级,有美感,画作才会散发出魅力,才会有无穷的吸引力。这也是历朝历代优秀画家的作品印证出的真知灼见。


      画家杨炳湘笔下之山水画作酣畅绵邈、清新朴茂、恬静抒情,别具一格。其作品之笔墨与布局,具传统及现代艺术之成法,用笔雄浑深秀、萧散清逸、遒劲酣畅,用墨温厚滋润、朴茂苍郁,构图虚实相生,更见空灵,丘壑益显奇变,气象益显磅礴。其近岸阔水、石影层崖、云岭村舍,无不气韵苍茫、意象深远,无不在墨中有笔、笔中有墨、大密大疏、淡中取厚、积健为雄中深入起来、虚和起来,呈现出一种灵气往来之感。


《 渔》68×68cm.jpg

杨炳湘作品《渔》


      品读炳湘之作品,则情不自禁地为她的笔墨精妙而心动,精神上得到愉悦及享受。如《山里人家》《轻舟》《夕照》《渔》等之恬淡静谧,纯朴民心、淳厚乡情,比比皆是心境安适之一隅的世外田园,卸下世间红尘之喧嚣、嘈杂与纷争,回复心灵之淡泊平和,《云岭山居》《岭上》《山家》等作品,设色简净,晕染皴擦,近实远虚,肌理节奏,层次分明,画面幽深凝重,意境深远绵长。或许此乃炳湘心向往之“诗意栖居”及心灵归隐之所也!画中万千气象,早已脱离古人窠臼,实为大虚大实、浑莽氤氲之灵构,耀动的点线、团块的水墨与自然机巧的露白布虚相映成趣,表现了一种山川的腾虚之象,给人以“象外有象”的美感和无尽的遐思。一句话,笔参造化,已得山水真趣。


      石涛云:“山水真趣,须是入野看山时,见他或真或幻,皆是我笔头灵气。下手时他人寻起止不可得,此真大家也,不必论古今矣。”仿佛说的正是杨炳湘山水画的美妙所在——自然的“或真或幻”与画家的“笔头灵气”相合,让人“寻起止不可得”,一任天然。南北东西,宛如目前,秋冬春夏,生于笔底,远山近岭,生机郁勃,于洒脱中见法度,于空灵中见风神,于苍茫中见滋润,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所言:“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正是因为构思时驾驭题材的舒卷自如,故在表达时有“笔者,虽依法则,运转变通,不质不形,如飞如动。墨者,高低晕淡,品物浅深,文采自然”(荆浩《笔法记》)之气度,浓缩于尺幅之间,于山苍水秀、水活石润中天趣盎然。


64.2013年.杨炳湘作品.晨风.68cm×68cm.jpg

杨炳湘作品《晨风》


      细察之,杨炳湘写意山水的艺术表现有如下突出特点:


      其一是她的山水画感性色彩极强,随机偶发式的作画方法,创作过程中的因气布势,既来自于山川的真实感受,又浸染着画家浓郁的个人意绪,并由此开启图式个性的求新求变,即指画面整体的结构、造型、空间、视角、色调、氛围、意境上显现出的个性区别,强调的是视觉感官上的节奏、韵律和张力。画家关注的焦点在于构织怎样的抽象组合,却又不完全剥离自然特性而独具自立的面貌。她的作品总是在寻找线(林枝或山石)、点(叶与苔)与面(河流与山峦)之间的构成关系及图式变化的形式美感,开拓新的审美领域,提供新的审美体验。


      其二是她的用笔已极松动自然,有枯藤坠石之妙,提按勾勒,皴擦点写,率性之至,笔与象、意与境、心与画,进入无碍境界,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这种笔法表现上的自由王国状态,是画家多年纯功历练的结果。它从古代传统来,又不同于古代传统,强化了笔法的转换、起止、映带、方圆、刚柔,因而形成了鲜明的个性语言。它弱化了描绘性,强化了表现性,使绘画向“内在需要”(康定斯基语)走去,向心灵表现趋近。其代价是遗貌而不易形似,其收获是心性抒发的自由与取得山水之大象(神似),令心物不二,使山水的自然之性与吾人之心高度合一。“重则滞”,“轻则飘”,只有“松”而“沉”、“重”而“轻”,才能虚灵圆活。石涛在《画语录》里所谓“腕不虚则画非是”“其用笔极重处,却须飞提纸上,消去猛气”,说的也是这个用笔之道。杨炳湘之画法,恰是体现“腕虚”“笔活”“飞提纸上”之妙处。


47.1999年.杨炳湘作品.雨后 136cm×68cm.JPG

杨炳湘作品《雨后》


      其三是杨炳湘的用墨已达“笔与墨会,是为氤氲”“笔不笔,墨不墨,画不画,自由我在”(石涛语)的境界。这种境界,是谓自然。试观当下流行画风,皆是分明净洁之美,而杨炳湘却一反常态,不以修洁为工,不以雕饰为能,而以自然无饰的画风、干湿苍润的笔墨世界,将观者引带进一个特殊的审美天地。它不是人间习见之画,不是世人常见之景,幽奥深沉,奇崛静谧,美在混沌不失清雅,妙在漫漶不失分明。


      作为当代山水画家,杨炳湘深知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她以现代人的自觉意识,走出了昏昏欲睡的传统局限,理性地走向了现代审美,走向了艺术自觉的时代。其创作紧紧把握中国画以道为天地之美之本质,于作画时,并不拘泥于有限具体事物之形与色,而具画翁之意不在物之念,“画者舞笔,意在天道”。也就是说,她的艺术已从自然中获得了随意和自由,进入了“艺术本体”的探寻。就此而言,杨炳湘的山水画步入了一个新阶段与新境界,她取得了可喜的新成果。


      综观中国绘画史,董其昌、石涛、赵之谦、黄宾虹等大家,无不以其深厚的学养、超逸的才情、精湛的笔墨法度,高屋建瓴地以理论学养与继承开掘前人的丰富传统内核,在实践技巧中又有超越前人,而成就一个又一个的艺术高峰。杨炳湘的山水艺术之道,从早期奠定了“妙得其真”的“写生”传统,进而发展到不失形似而得情景交融的“寓兴”传统,最后再到与其抒胸臆不拘于形似的“写意”传统演进,当与其经年累月痴迷于传统理法的反复研习,与老庄哲学、道释思想等东方文化精神的参悟息息相关。正基于此深厚积淀的传统学养,画家才能以力能扛鼎的笔法功力与“画影不画形”的形象结合,在疏斜率放的笔墨挥洒之间,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番灵奇,落拓出一派高绝散淡之气,这当于其独立孤傲的人格、意气相为表里。吾等相信,随时光之推移及画家之辛勤劳作,必成大器,势在必然。


(原文发表于2017519日《文艺报》,本文作者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美术评论家)



不求卓远 成了经典


 文/桑干


      绘画对杨炳湘而言是笔墨堆起的高山,丹青书写的生命风采,彰显着独特的魅力,让笔者感慨。可是,她的艺术魅力并不仅仅体现于“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的视觉审美,也不仅仅体现于“竖画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远”的艺术表现技法,同时,也体现于她对艺术那份纯粹的本心,以及“含道映物、澄怀味象”,“借笔墨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的情感。可以说,一笔一画都是她心性的归依,一山一水都是她涤尽尘俗的情感家园,诗情空间、画意境界也都是她精神往来于天地之间的栖息地。

 

      “过去,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画展,需要好几道审批程序,画家也不需要花钱,请柬很少,艺术爱好者能有幸获赠一张,堪比获赠一张当代明星的演出票,十分兴奋,每一场画展,排队的观众,很长很长,特别多。”时任中国美术馆馆长的杨力舟这样描述。

 

      杨炳湘1989年就在中国美术馆画廊举办了个人画展,白雪石、吴冠中、邵大箴、钱绍武、叶浅予、古元等著名艺术家都曾给予她很高的评价,钱绍武还特别为她撰写了署名文章,发表于当年的《美术》杂志上,画展还吸引了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众多媒体的报道。可以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杨炳湘就是一位著名的画家了。

 

      随着经济浪潮的此起彼伏,喧嚣之声也不绝于耳,各种浮躁现象更是层出不穷,然而,杨炳湘却渐渐地淡出了大众的视野。有些人为之惋惜,有些人看到了惊喜。


30.杨炳湘作品.童趣.66cm×66cm1984年1R8A89741R8A89741R8A8857.jpg

杨炳湘作品《童趣》

 

      无疑,面对心境、面对内心是一种态度,30多年以来,杨炳湘虽然身居闹市,却独居一隅,不问世事,尽管少有桃花,也少有“落英缤纷”,却演绎了一个现实版的“桃花源”,她以自身的生活方式去构筑一个诗意一般的境界,如诗,却比诗更加感人,如画,却比画更有韵味。

 

      也许有人认为杨炳湘偏居一室,不闻世情会失去“成为著名”的机遇,会失去大把大把换取金钱的条件,是的,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必定会与金钱名利擦肩而过,可是,这绝不是错失良机,而是拥抱了别样的精彩,那是对艺术爱,却爱的深切、爱的纯粹、爱的炽热,所以,杨炳湘耐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孤诣,在“独上高楼”的追求中,不为那“蓦然回首”的“灯火阑珊”,只为那“望尽天涯路”的求索,却让读者看到了犹如曹雪芹写《红楼梦》一样“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身影,这何尝不是一种人生的大境界?

 

      当翻开杨炳湘的画集,仿佛听到了画家内心的宁静,看到了画家入情、入心的从容,那山水画的意境之美、气韵之妙,写着真正的诗与远方;那笔墨交融所渲染的韵致,犹如乡野旷原上悄然滴落的清露,点点而晶莹,纯净而本真。画里画外,无一丝苟且,全是充实与平和的心绪。

 

      建立家园,心有所依是每一个人一生的追求,可是,总有人忙于追求而迷失了方向,只能苟活于平庸,只有少数人放逸主观情感,神游遐思于深邃静心之途,让精神凝聚成人生的造景艺术。杨炳湘远离了繁华,制造孤独、体验孤独、咀嚼孤独,却在孤独之中收获了崇高,让精神得到了休憩,让身心得到了舒展,也让艺术散发出深巷飘香的魅力。

 

      杨炳湘讲究“画为心象,气格为上” ,主张“因境变法,移情入画”,强调“韵味清醇,静和远逸”。 品读着杨炳湘的艺术追求,笔者想到了顾恺之 “迁想妙得” ,意在“以形写神”;荆浩:“气质俱佳、六要齐全、二病毫无、四时齐备,且具天成之妙”;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倪瓒,“写胸中逸气”;唐伯虎“寄乐于画”,……历代名家搜妙创真之时,无不重视心象的表达,所不同的是,绘画发展到今天,画家丹青抒怀,写出了心象,还应该呈现出“气格”,而这个“气格”是一种审美形式,不仅仅“我看风月,只写己心”,也在于启人心智、温润他人。杨炳湘讲究“画为心象”,强调“气格为上”,就是润物无声地写了心象,和风细雨地显了气格,在“师造化、师自心”的过程中,既表达了心象、关照了自我,也照顾了观者的审美情趣,从而让作品写了心、达了人,“随了时代”。


42.1989年.杨炳湘作品.游云68cm×68cm.jpg

杨炳湘作品《游云》

 

      事实上,杨炳湘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这从她的画里可以看到,比如在《正午》《西山云起》《山乡夕晖》《山高水长》《群峰凌云》《溪谷》《秋晴》《苍山如海》等等作品之中,杨炳湘并非获取具体时空中某个名胜或某个古迹去进行刻画,进行真实的写照,而是让自然山水与心中情感在具象与抽象之间神遇而迹化,让得乎寰中的具象融于苍茫的化境之中,使画面的整体超于象外,又呈现出妙韵天成的意蕴。那具象是灵魂中闪现的情感印象,那意象则是对具象进行整体而有趣味的融合,美,美的充分,妙,妙的真切,弥漫着张力,充盈着气势。远观,吸引眼球,细品,心潮澎湃,走进去,则仿佛身临抒情曲的现场,抚慰内心,洗涤情绪。

 

      然而,激荡着旋律的笔墨则与具象、与意象形成强烈的对比。“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杨炳湘深谙其道,所以,她对线条的质感比较重视。纵览她近些年的作品,可以看到,她用线很多,也很畅快,纵横的、交错的,带着抽象的意味,老辣恣肆,酣畅淋漓。她用笔也很灵动,骨线与散锋并举,皴擦与点染生辉,自由的笔法交融着浑厚的墨韵,线条变化多端,墨韵妙趣横生,简洁之处,意态丰富,苍茫之处,浑然一体,笔性随着心象的变化而生发,笔意随着胸次的跌宕而升华,云烟显晦的高远、山涧流泉的深远、平湖陡坡的平远,或渲染、或渐变、或转换,过渡自然,交接和谐。也许正是因为笔的节奏,墨的韵律,才能演奏出如此美妙的视觉感观,才能给人一种“风、雅、颂”齐集,“趣、韵、理”俱生的审美体验,显然,这不是写实山水所能表现的境界,也不是“为写意而写意”所能呈现的品格,而是“因境变法,移情入画”,让“画为心象”,让“气格为上”的艺术真谛。

 

      杨炳湘1947年出生于四川省邻水县么滩乡与御临古镇一河相望的“高坎塆”,古镇早年是个水运码头,有“小重庆”之称。小村山水环绕,竹树掩映,杨炳湘从小在大自然里疯跑,看它、听它、画它,对家乡的山水、树木十分了解,十分熟悉,如同家人。在杨炳湘的印象中,除了她家乡的山水,就是长江、黄河壶口瀑布,还有尼亚加拉大瀑布……尤其是黄山,对杨炳湘启发很大,黄山的山石、树木千变万化,变幻莫测。杨炳湘观其象,立己意,吸收了黄山变幻的元素,或烟云缥缈、静和远逸;或崇山峻岭、绿树平川;或高山流水、雨雾朦胧,或晴空万里、天高云淡……大自然的无穷变化和景物的多样性是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可以说,杨炳湘是从风景之中走向生活,走向艺术的画家。


82.2020年,杨炳湘作品.秋晴68cm×136cm.jpg

杨炳湘作品《秋晴》

 

      “众皆密于盼际,我则离披其点画,人皆谨于象似,我则脱落其凡俗”。与杨炳湘一样,她的画也从风景中走来,却不是照本宣科,描摹自然,而是带着诗意,带着抽离凡尘,怡然自得的缈缈之思。面对《童趣》《归牧》《晨牧》《塬上》《晓色》《乡情》《渔汛》《夜泊》等等作品,仿佛置身于江河浩渺之上,仿佛走进山林通幽之处,又似若停留在日暮溪亭之间,……,烟江远壑、草木迷离、岚晴绝涧、回峰断崖、峰峦浑厚、境界清旷,笔底风华是宇宙的澄澈,丹青敷彩犹如灿烂的星光灿烂,让人着迷,那是脱了俗尘,去了杂念的清幽之地,那是没有喧嚣,没有浮躁的“画外之画、味外之味、言外之言”的精神家园。

 

      也许,杨炳湘真的热爱这样的精神家园,所以,她不知疲倦地通过笔墨让自己的精神畅游其间,也许,那里有李清照的“藕花深处”、有谢道韫的“林下风”,还有邓丽君的《采红菱》、李玲玉的《美人吟》,所以,她骨子里向往那里,于是,她咀嚼着人生感悟,凝聚着浓郁的情感,体悟着笔墨技法,品读着画理画论,去挥洒她的汗水和智慧,把生命的风采融入楮素之间,让身心有一处闲适之地、让心灵有一处归依之所。

 

      这样的精神家园让杨炳湘痴迷,又怎能不让忙碌的都市人为之神往?

 

      浓情不是艳腻,更不是矫揉,而是朴素、清新,杨炳湘身居北京二环之内,比邻长安街而居,却让精神远离闹市,这不是故作姿态就可以坚守的,也不是高谈阔论就可以成为高标的,而是,秉承一颗恒心,执拗地追逐着属于她的那片蓝天,在淡泊与宁静之中,把自己的心境输送到笔端营造出属于自己的精神空间,在那个属于她的精神空间里,一切听从内心深处的召唤,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不求卓远,却演绎出一幅幅山水经典。


艺术作品欣赏


《巴山夜》68×68cm.jpg

杨炳湘作品《巴山夜》


《晨雾》68x68cm.jpg

杨炳湘作品《晨雾》


《北疆初寒》68×68cm.jpg

杨炳湘作品《北疆初寒》


《晨光》66x66cm.jpg

杨炳湘作品《晨光》


《晨鹜》68x68cm.jpg

杨炳湘作品《晨鹜》


《江南春》68x68cm.jpg

杨炳湘作品《江南春》


《楚水吴山》68x68cm.jpg

杨炳湘作品《楚水吴山》


《卧龙岗》68x68cm.jpg

杨炳湘作品《卧龙岗》


《山家》68x136cm.jpg

杨炳湘作品《山家》


杨炳湘作品《一抹秋色》


杨炳湘作品《乡情》 


《毛毛雨》.jpg

杨炳湘作品《毛毛雨》


杨炳湘作品《老人和狗》


杨炳湘作品《新生湖》


杨炳湘作品《雨歇


杨炳湘作品《钨金山晨曦》


f734cbfd27f7d698f9e340fc75e9c06.jpg

杨炳湘作品《形神兼备》


62b9babd7fcf2e0de56c86e75b7bd9d.jpg

杨炳湘作品《汉魏遗风》


      艺术家简历


      杨炳湘1947年生四川邻水人。自幼习画, 1986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曽任诗刊社美术副编审,1997年被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评选为首届中国画坛百杰擅长山水画, 兼及其他,画风自然清新,重意境与格调,主张因境变法,移情入画1989年应邀在中国美术馆画廊举办个人画展, 1995年应邀为天安门城楼创作《万壑松》丈二匹大幅国画,被天安管理收藏并在天安城楼列展出,作品入选在北京举办的大型展览,以及在日本、美国、加拿大、韩国、新加坡、新西兰、联合国、欧洲多国包括在中国香港、澳门等地举办的展览,在国内、国际画展中十余次获奖,为中国美术馆等中外专业机构、收藏家收藏。入编《现代中国名家山水画集》《中国历代书画名家精品选集·美术卷》《丹青画史∶影响中国画坛风格走向的艺术家(山水卷)》《中南海珍藏画集》《大家之路》等。传略收入《中国当代书画家名人大辞典》《世界名人录》。出版有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百杰画家·杨炳湘作品精选》,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杨炳湘》等个人画集。

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袭古创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