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古创今
中国当代艺术传承创新系列纪录片
2019-06-05 11:34:57

袁熙坤 : 艺术为事而作 丹青为时抒怀


 【袭古创今——艺术家袁熙坤袁熙坤,1944年生于昆明,著名画家、雕塑家,第八届、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收藏家协会名誉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北京金台艺术馆馆长,北京奥林匹克文化促进会法定代表人执行副会长,文化部美术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中国雕塑学会顾问,2010年,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环保艺术大师称号。创作的雕塑作品《北极熊的眼泪》被放置在联合国环境署内罗毕总部,2012年,创作的雕塑《女娲补天》放置在维也纳联合国中心。

 

国画-马到成功-1.jpg 

 

 每当我登高临远,仰观天宇之大,俯察品类之广,我常常产生一种对万物生灵的无限侧隐之心。也许只有我陶醉于这种远离尘嚣、宠辱两忘的境界之时,我更接近了大自然的真、善、美的本性。我不是佛家众生平等的信徒,因为那样博爱的理想太遥远了,但我却总幻想着地球上生命之间的结构,应该越来越趋向于和谐与美好,这千万年所形成的弱肉强食的局面,将被新的、友爱的生态平衡所代替。倘若我们把萨埵那太子舍生饲虎的美德,作为一种人类同情心的理想境界,那么,我们就再也不会发生射杀天鹅的悲剧。一切垂绝的珍禽异兽也就得以繁衍滋生,这其间不少生命的造型、色彩和线条之精美绝伦,简直是自然所创造的奇迹,它们使一切艺术家惊叹不已。

 

雕塑《极地之急-北极熊》;2007年创作;高2.4米;安放于内罗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jpg 



 我想起所有生命的童年,无论凶残到如虎狼,威猛到如鹰鹫,平和到如糜鹿,柔弱到如兔羊,他们的眼神都充满了天真、稚气、信赖和无邪,这是生命单纯而美好的时节,尽管它十分短暂,但却告诉我一个接近真理的推论,就是生之初,性本善,随着岁月递嬗,即使这一切似乎泯灭殆尽的时候,动物还会时有美好本性的闪光。这在不少深知动物的传记作家如布封或杰克·伦敦的作品中都有最生动的描述。我曾经为了一只饱受凌辱、含辛茹苦、命途惨烈至极的犬狼“白牙”流下过同情之泪,所以当我们对生物不知其珍的时候,不要对它们妄下结论,动辄剿灭。既然我们有能力诱导恶人为善,我们就更有理由对意念混沌的动物宽大为怀。

 

雕塑-女娲补天.jpg 



 袁熙坤同志与我有这种精神上的共鸣,在他的绘画中深深地蕴藏和闪烁着这种思想。在那令人遗憾的十年浩劫中,他到边陲的密林中,过着鲁滨逊式的生活,自幼的家学使他对动物画有独得之厚,这时他又拿起了画笔,为各种动物传神写照,深入其理,至于其情,与他们忧乐与共,倾注了自己的全部的生命和爱恋,于是他的动物速写,除去形神兼备之外,还富有了自己的灵魂,这就是所谓借自然的杯,以浇胸中块垒。一旦画家的意匠能超越物象之外,他的画境立刻升腾。最怕的是心为形役,甘作大自然的奴仆,然而,这其中必然经历积年累月的惨淡经营。艺术的硕果,不会凭空到懒汉之手。

国画-马到成功.jpg

 袁熙坤主张以形写神臻于意造之境,这是符合中国传统的现实主义艺术规律的。画史上记载的戴高之于牛,韩干之于马,赵佶之于孔雀,曾无疑之于草虫,易元吉之于猿的穷年观察、深刻描绘,乃是艺术家虔诚的恳挚的佳话。这种传统同样在山水、人物画领域中为画家推重。倘若不能状尽物象的形貌,如何能奢言气韵;倘若置物象的结构于不顾,而妄用笔墨,则笔墨又何所依附?我想,袁熙坤同志的勤奋劳动和一丝不苟的探求,对那些视绘画为游戏、自夸天才颖异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中国水墨马(二)-袁熙坤-2017年.jpg

 至于袁熙坤的速写用笔,我以为能用恢宏滂沛的气势去描绘精微的感觉,颇得韩昌黎“宏中肆外”要妙,是具有大家气象的。我相信,他的艺术会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境界这正是我们新一代画家的骄傲。


 (著名画家:范增撰稿)



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袭古创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