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古创今
中国当代艺术传承创新系列纪录片
2019-01-25 14:08:21

谢志高 : 扎根生活 融汇古今 表现新时代的代表性画家


 【袭古创今——画家谢志高谢志高1942年生于上海,祖籍广东省汕头市,1958年考入广州美术学院附中,196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78年考取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人物画研究生班,1980年留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任教,1988年调入中国国画研究院(现中国国家画院),现为中国国家画院院务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研究员、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列宾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大地回春——土地改革-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280cm×750cm-2009年.jpg

 

 

 谢志高时刻告诫自己:“艺术没有止境,山外有山。不要因年龄而掉队,不要因老而落伍,要跟得上时代的脚步、跟得上中国庞大的美术队伍前进的步伐。人老了,难免被“边缘化”,这是自然规律;但在艺术上要自强,不能甘于“边缘”,躲起来养老,那种耗到“老”就成了“权威”的说法是可笑的”。时问无情,但历史是公正的,谢志高坚信:“那些热衷于炒作、画外功夫了得的明星终将有一天会被剥光‘皇帝的新衣’,暂时耀眼的光环终将泯灭,‘注水’的作品和‘泡沫’的天价将成为美术史上的笑话”。与很多从小生长在书画世家的画家不同,著名现实题材画家谢志高父辈及祖上皆不通此道,百姓人家,无师可从,但是,孩童时即喜涂鸦,初心的那种对于绘画强烈的渴望,往往更能激发澎湃的动力,谢志高小时候,家乡马路的骑楼下有小人书摊,一分钱可租两本在书摊上看,于是,小人书就成为绘画的启蒙老师,古典名著,也都是从小人书摊上读到的,既看了图,又识了字,并获得如何用图画的语言表现故事情节的方法,小学期间,同班同学争先购买本子让谢志高画他们感兴趣的故事,有了更多的练习机会,课余,有同学自制幻灯机,在小玻璃板上画《红楼梦》中的人物和情节,在同学家放映,14岁时便有自编自绘的连环画作品参加地区一级的美术展览(成人),并发表在市《工农兵》杂志上,初中时参加学校美术组,开始学习素描、水彩,暑假时还与一些年龄都比谢志高大的美术青年一起,为经贸类展览会绘制图表、版面、插图等,每天可得一元二角钱的报酬,又悉数上交母亲,初中毕业时,广州美院刚由湖北的中南美专迁至广州,并成立了学院,附中部到谢志高家乡汕头设立考场,谢志高顺利考取。从此,远离家门,到千里之外的广州,走上了漫长学艺之路。

 

黄河颂-180cm×180cm-1991年.jpg

 

 

 从广州美院附中到大学,素描与色彩教学基本照搬苏联的教学体系,那个年代,从农村走出的孩子,刻苦训练是本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基本功到观念都比较适应西方油画,俄罗斯的列宾、苏里科夫、希什金、谢洛夫等油画家都是谢志高青年时期的偶像。当时,中央美院副院长关山月兼中国画系主任,他亲自组建实验班,推行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便挑了几个成绩较好的学生到国画系,其中有林墉、钟增亚和谢志高,从西方绘画的基础训练到专攻中国画,课余还总画水彩写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才逐步进入状态。当时中国画系的教学从线描临摹入手,一年级时临了《八十七神仙卷》、《虢国夫人游春图》、韩干的《牧马图》等,从白描到工笔淡彩、重彩,从临摹到写生,三年级以后才开始学习水墨写意。在三年级的创作实践中画了一幅《大刀的故事》,选入全国美展(中南地区),并由岭南出版社出版单幅年画发行,便是谢志高学习工笔重彩的总结。

 

 根植于朴素、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描绘身边朴实无华的切身之感,激发灵感,捕捉艺术创作的源泉。1965年,广州美院抽调谢志高、陈振国、招炽挺、刘幼陶到中南局书记陶铸所在的花县(广东省花都市)新和大队,以谢志高为组长配合做宣传工作开始,到1968年分配到河北工作,艰苦的岁月中,长期扎根生活,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生活原始积累,对国家、民族、社会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加深了本能的忧患意识,进而增强了社会的责任感和艺术家的良知,也坚定了自己现实主义的艺术创作道路。

 

IMG_7705.jpg

 

 

 谢志高在河北省出版发行局从事编辑工作,除了与老乡一起到地里干活,砸石头、垒梯田、推独轮车之外,只要有空余时间就出去采访、搜集创作素材。1972年冬,河北省抽调出版社等单位人员组成创作组,到海河工地深入生活。谢志高画了《战海河》,五月份送北京参加全国美展评选。据江枫(浙美毕业)讲,当时改画组的方增先老师很赞赏《战海河》,认为此幅作品是那次美展中人物众多、场面最大、很有分量的一幅作品,还打听作者是哪里的,并且针对否定的意见,亲自动笔挖补了画面右侧靠边的一位民工。遗憾的是依然没能通过展出,直到1976年才被挑选到中国美术馆展出。1975年,全国举办年画、连环画展,河北省属年画发达省份,抽调谢志高和胡振宇创作,领导点题指定二人合作完成一副作品《万物生长靠太阳》,于是,二人便带着行李深入到邯郸农村去体验生活。因为是年画,便采用工笔重彩的画法,使画面色彩鲜艳、构图饱满,人物形象健康朴素,气氛热烈。画作送到北京评审时,才发现同样题材的画竟有十好几幅,包括年画名家刘文西的,但未想到,画展开幕时,这幅画竟然挂在中国美术馆圆厅的正中央,成为画展的主角!同时,《光明日报》以一个版发表了画作及评论文章。自此,此画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走红,各地数十家报刊、出版社相继发表刊载,上海人美要求撰写创作心得。

 

 1978年秋,谢志高和胡振宇各自离开河北,胡振宇回到久别的杭州,谢志高则到了一个全新的天地——中央美术学院。在河北10年,倒是凡有下乡吃苦的任务,谢志高都是首要人选。经常下乡,虽然吃苦,但对谢志高是个锻炼,挺过去就是蓝天,所有的经历都是宝贵的,既磨炼了意志和体魄,也让谢志高深刻体会到了发生在身边的人文状况,积累了丰厚的原始素材,培育了思想情操,奠定了艺术人生的道路和价值取向。

 

金秋-145cm×365cm-2011年.jpg

 

 

 从踏进中央美院的大门开始,掀开了人生新的一页,一切都是陌生的、新鲜的、兴奋的,仿佛一切都要重新来过。两年的研究生学习,有幸聆听了中国美术界最具权威的老先生的教诲。当时集体指导的导师有吴作人院长、叶浅予系主任、李可染、蒋兆和、李苦禅、刘凌沧等,学校还请了何海霞、启功(讲授古典文学)上课,老师们在讲课的同时还经常示范,学校也办了许多讲座,开阔了视野。请了校外的许麟庐、刘继卣、石鲁、黄胄、王雪涛、孙其峰等,系里还有一批老师为同学做其他工作,如李琦、黄润华、姚志华、刘勃舒、卢沉、姚有多、陶一清、曾善庆、陈谋、王定礼、李行简等等。同时,学校特意安排同学到敦煌、永乐宫学习临摹,到大江南北寻师访友;先后拜访了谢稚柳夫妇、程十发、方增先、亚明、陈大羽、方济众、康师尧、刘文西、杨之光等等,使谢志高受益匪浅。

 

 中央美院研究生全班共16名同学,两年学习之后,仅有3名同学留校任教,其中谢志高留在国画系任教,从学生转换成教师,谢志高仍然是边学边干。到北京这个全国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中心,谢志高本着学习的愿望,所以,任课期间,无论在教室还是外出采风,都坚持和学生一起作画,下乡写生时甚至比学生画得还多。教与学相互促进,教学效果好,自己也提高了。

 

 家乡汕头十年、广州上学十年、河北工作十年,1988年,这是谢志高在北京的第十个年头,广州美院杨之光副院长要调谢志高回广州美院任教,十年换一个地方,难道又该换了?同年,同时兼任中央美院和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的刘勃舒也希望争取谢志高,那时,中国画研究院在20世纪80年代是全国画院中工作条件最好的地方,每位画家都有一间20多平方米的带空调和卫生间的画室,令人羡慕。不过,画院离美院很远,在西三环,骑车上班要50分钟才能到达。咬牙决定之后,经半年努力,学校才松口放我去中国画研究院,于是我开始了骑车上下班的日子。

 

万物生长靠太阳-157cm×142cm-1975年.jpg

 

 

 1991年秋,属于国家教委的项要求到美国任教一年,身份是美国福布菜特学者。谢志高于圣诞节前只身赴美,落脚南卡罗来纳州福尔曼大学艺术系,开设中国画、中国书法、中国美术史三门课程。一年的时间很快过去,甚有收获,感受到“第一世界”是怎么回事。上课之余,到美国各地旅游,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画廊,并举办了三次画展。经过东西方艺术的比较,更坚定了谢志高从事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信心。中国画的确是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的一朵奇葩,谢志高深信随着民族的复兴、国力的富强,中国画艺术将会更加灿烂辉煌,在世界舞台上焕发异彩!

 

 1992年底,谢志高按时回到北京。从到画院至今,弹指一挥间,几十年来,谢志高说:“我未曾偷懒,勤勤恳恳地劳作、清清白白地做人,对艺术孜孜不倦地探索。几十年来,我坚持以下几条:一、每年都要离开北京到各地去采风、体验生活、搜集创作素材;二、在生活中坚持画速写,用笔记下眼前瞬间;三、每年都要创作新的表现现实生活题材的作品,并参加一些重要的学术性展览;四、不割断传统,不搞‘裂变’,而是‘渐变’,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力求有所创新;五、不设置一种固定的模式或套路,为风格而风格,而是根据不同题材、不同的生活体验,寻求自己适应的艺术语言,以避免形式的重复”。

 

  “世界万物,皆有不知。知识如浩瀚大海,我乃沧海一粟,何其渺小,何其脆弱?芸芸众生中的我,穷毕生之力投身于艺术,乃爱好使然。但结果如何,后人自有评说”。


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袭古创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