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古创今
中国当代艺术传承创新系列纪录片
2020-05-08 14:20:54

付伯伶 : 变与不变中驻守永恒

       学生应以成绩为上,科学家要以科研成果说话,书法家的美誉要用质地洁美的书法形式去见证。在当代书坛,付伯伶这个名字可能有些陌生,他没有显赫的职务头衔,也从没有打着“变革与创新”的旗号去博取大众的眼球,但是,当他的书法映入眼底时,笔者不由自主地被跌宕起伏的线条、严谨规整的章法、酣畅淋漓的墨韵所折服,久久回味,不能忘怀。


微信图片_20200415101522.jpg


       可能是血脉中自然流淌的文化基因,也能受生长环境的影响,幼年时期的付伯伶就喜欢传统文化,喜欢书法艺术,尤其对英雄人物更是情有独钟。付伯伶曾在部队经过严格系统的训练,部队转业之后,回到当地,在法院系统做过“文书”,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中,顺利成为一名当地政法系统的领导,退休后,发挥余热,他与同事一起从事编辑工作,采访、出版英雄事迹刊物,直至今日,他乐在其中,专心致志,他用热情去书写从当地走出去“闯天下的游子”,讴歌英雄事迹、赞美模范人物,唤起远方的“游子”对家乡的眷恋。从喜欢优秀的传统文化到“文书”再到记录编辑,几十年来,付伯伶滋养在传统文化中,吮吸着传统文化的奶汁,手摩心追加勤于笔耕,他有着很深的文化修养,如果,从书法的角度去解读付伯伶,那么,他就是一个洋溢着文人气质的书法家,由于付伯伶不善于钻营,更不善于巴结式的交际,所以,他又是一个陶醉在书法领域的老实人,他以追求书法的真功为本,扎实修书,认真写字,他心无旁骛,他一心一意地专注于他的书法、专注于他的文人情怀,也正是因为专注,所以心静,他容易“宁静致远”,也正是因为专注,所以执着,他容易“写出成绩”。


微信图片_20200415101529.jpg


       在浮躁而焦虑的当代书坛、在书法样式多元化为主导的新时代大众审美特征中,不断变化的书法审美情趣正挑战着大众的视觉感受,大众对书法家的要求也更趋于挑剔、苛刻,那么,新时代的书法家追求“变化”一定是永不停歇的过程,“变”这一主题随着书法家审美的不断完善而一直在“变”,但是不管书法的样式怎么“变”,深入书法家血脉中的“传统基因”则是不变的永恒,付伯伶正是在“变”与“不变”中,捕捉传统与当代、共性与个性的艺术胎息,走出一条与自己性情极其吻合的书法形式。付伯伶有着扎实的传统功力,这是他固守的“传统基因”,游刃有余的传统笔法、笔意是他的立根之本,这也是付伯伶最令观者瞩目的地方。付伯伶青少年时期从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入手,兼学法度严谨的唐楷诸家,并以此筑基,行书,付伯伶多以王羲之为主要取法对象,几十年来,他沉浸于《集王圣教序》、《兰亭序》,他学的很真诚、学的很认真、学的很投入,他以坚忍不拔之志,周而复始,不厌其烦地千百次地临摹、锤炼,一遍遍地梦中呼喊,挣扎、蜕变于魂牵梦绕之中,终于蝶化出几可乱真的付伯伶式的《集王圣教序》、《兰亭序》。章草,付伯伶学宋克最为执着,在宋克的字理字论中,他深悟其理,在笔法笔意中,他披离点画之妙,“学宋克,我觉得对我启发很大,他的笔法、结构、运笔,从隶书里,解体而来,三十二章,我通临了三十多遍,然后,又每章临、选重点临,笔画比较复杂的,我就反反复复去临,临出特点 临出笔法来”付伯伶如是讲述自己的努力过程。为探寻宋克一脉相承的书法之精髓,他取法乎上,溯源张芝,从一笔一划到间架结构再到章法布局,付伯伶勤学苦练,废寝忘食,有时为得一笔转承,他甚至夜不能寐,每有会心之处,便拊掌跳跃,几近痴迷。毋庸置疑,付伯伶在章草的摸爬滚打中,用功最勤、用情最浓,他把张芝与宋克两家技法特点打碎杂糅,融会贯通,让自己的书法探索在张芝、宋克之间架起一座互通的桥梁,形成一种紧密的纽带关系,取张芝之神韵,得宋克之骨力,并融进自己独到的才情之中,而形成自己独居一品的章草风格,卓然自立于当代书坛,备受瞩目。学唐楷,学章草,占据了付伯伶几乎全部的业余时间,但是他并没有忘记“广收博取、熔铸百家”才能称得上一个“情怀驻守的书法家”,于是,他学赵孟頫,学“苏、黄、米、蔡”,学“翁、成、刘、铁”,学“吴中诸家”……..,从王铎、傅山汲取精华,甚至“颠张醉素”的笔法笔意,他也苦心孤诣地躬耕其间,几十年来,笔墨临池于传统书法,付伯伶从未间断,毫不避讳地说,付伯伶下笔即是古法,入纸就是传统,历代名家的优长和特点,付伯伶在创作中,放手如在手低、闭目如在眼前,如数家珍的转承欹侧、章法布局、结体构架,他均能如探囊取物,有的放矢。


微信图片_20200415101532.jpg


       “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没有深厚传统的书法根基,书法艺术就是主观臆造的“江湖杂耍”,然而,如果书法家入于传统泥古不化,不能自拔,则没有自己情感、意趣抒发的出口,这样的书法家创作的书法也很难走进新时代大众的审美内心。付伯伶在“传统书法基因”方面,他有着扎实的 “童子功”,但是,付伯伶并没有一味地因循守旧于某家某派,更没有陈陈相因于一体一法,他纵横古今书法,通过思辨的书法意识,深参传统,积学厚养,学古而融今,集古今之变而变,聚时代之变而变,拓展自己书法风格的内涵和外延,形成自己对书法的独特理解,诠释出一个渐入佳境,法功大成的实践者。纵观付伯伶的笔底之美既有符合古意的风神内蕴,又有符合新时代大众审美特征的“当随时代”,不管是他的章草、还是他笔下的楷书、榜书,总能在转使结合之间、章法布局之间、入纸出笔之间,给人一种既古既新的视觉美感。他的章草,把起笔的逆进、收笔的涩出、行笔的平铺融进绞转、拖带之中,增强笔法轻与重、急与徐、平与缓的变化,使他笔下的章草直追篆隶的朴茂方劲,又显得灵动而富有变化,他注重线条的纵横交错、波折取势,使字体在浑朴雄放中彰显一种烂漫隽逸的笔意,比如“捺”这个笔画,他着重强调行笔的力度和宽博,同时,在收笔处,按笔后,向右上方斜向挑笔出锋,字体端庄厚重中,又能凸显出笔断意连的洒脱飘逸。付伯伶的行书,线条遒劲隽美,含蓄多变,笔墨酣畅淋漓、柔逸韵畅,结体劲韧丰腴、爽朗自然,笔力清峭劲拔,圆融洒脱,呈王羲之华美雄卓之姿,涌赵孟頫俊秀温婉之韵,细品字字珠玑,远观品质洁美,观者瞩目其间,如春风含馨,沁人心脾,似秋水视底,怡人心智。再看付伯伶的榜书,笔法笔意:刚柔相济、方圆结合、静动互使,在对立中保持和谐,在丰富中又彰显出鲜明的个性,飘逸而严守法度、洒脱而彰显真功、险绝绝对不失端庄,字里行间之中,凝聚着付伯伶对书法艺术技法之器与艺术本真之道的高度结晶,折射出胸次阔达的处世哲学和引人入胜的艺术真谛,统合一体,融成精妙。


微信图片_20200415101536.jpg


       几十年来,不管是工作的调动,职务的变化,还是人生的迂回,付伯伶始终难以割舍对书法、对传统文化的夙愿,为了这份本真的追求,他从未停歇过手中的毛笔,用心去记录那份崇高则成为他笔耕不辍的动力源泉,心驰神往地徜徉于精神世界里,丝丝如缕地表达着自己的心语,深情而意浓,他也收获着别样的魅力人生。


(文/蔡佳霖)


微信图片_20200415101539.jpg

1.jpg

DSC_1435.jpg

DSC_1463.jpg

DSC_1450.jpg

DSC_1437.jpg

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袭古创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