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古创今
中国当代艺术传承创新系列纪录片
2019-09-12 10:07:31

李秀实 : 墨骨油画的审美追求

中国油画奇葩 -- 李秀实的墨骨法

       李秀实的墨骨油画的探索与实践已经三十来年了,在画界和社会上的反响是积极和肯定的,质疑的声音仍然会有,那是正常的现象。古今中外,凡是有探索精神的革新,不论在哪个领域,无不举步维艰,困难重重。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人们往往用约定俗成的眼光看待新鲜事物,观念易于保守;二是学派之间的不同观点引发的争论和批评,相互之间缺少宽容精神。这两者的性质有所区别,后者属于正常的学术争论范畴,最终对争论的双方都会获益。就拿李秀实的墨骨油画来说,主张中国油画创新的人士,基于不同的学术见解与艺术主张,发表不同意见是正常现象。但要遵循学术讨论的准则,不但不能用行政手段加以压制,更应以开放的态度和广阔的视野将其视作中国油画民族化征途上有益的一种而不是唯一的探索途径。

微信图片_20190828153733.jpg

       我欣赏李秀实的墨骨油画作品,我认为他之所以如此投入热情与精力,决不是由于一时的冲动,更不是出自为张扬自我的标新立异,而是经过长期思考和绘画实践之后的自觉的艺术追求。他的墨骨油画主张是建立在他的恩师董希文先生油画民族化理论和提倡油画「民族风」基础之上的。西方传来的油画艺术要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一定要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洗礼和滋润,从而获得中华文化的民族精神和气派。所谓中国油画「民族风」实质上是指体现在油画形式语言中的文化内涵,其中油画形式语言的变革非常重要。保持油画色彩、色调之丰美,又不拘于西方传统油画的固有色;适当改变其传统的立体空间、焦点透视法,用多种视角描写客观物象;强调墨线的作用,以线统帅块面;更重要的是艺术家在创作中充分发挥主观创造性,强化绘画形式语言的独立性,以描写内心的真实感受,即表达「心意」、「心象」,而不是表面的客观物象,这是李秀实墨骨油画审美追求的出发点。其实对心意、心象的重视在印象派之后的欧洲艺术中已成为一种广泛的革新思潮。至于在中国,宋元时期开始的文人画的类似主张,则比欧洲早千年之上。中国古典画论早把「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作为艺术创造的准则。可以这样说,凡是对传统中国绘画真正有所涉猎和研究的中国油画家,莫不是或自觉或不自觉地从本民族文化资源中吸收营养,探讨油画语言的民族化的路径的。其中有系统理论并有卓越实践成果的当推董希文先生。

微信图片_20190828153736.jpg

       作为董希文的学生,李秀实的绘画创作得益于老师的启发,他学习了老师的创新精神,但作品的面貌有鲜明的个性面貌。同样是追求油画语言的民族化,他特别强调墨线的作用,用墨线统领画面,破焦点透视法则,吸收传统绘画的观察和表现法,根据画面需要,将它们有机融合;固有色与条件色的共同使用,则给予他更多可能发挥色彩、色调的表现力。他机智地借鉴文人画笔墨的随意性和因势利导地利用偶然性效果,以获取更多的表现自由。他还用国画的勾、勒、点、擦、皴、染法,加强油画的写意性和书写性。中国画论中有法与无法的辩证统一和我有我法的见解,以及西方油画语言的现代趋势,给予他一无反顾的探新勇气。他的画即保持了油彩语言的质感量感的厚重和力度,又具有传统中国艺术写意的情趣格调。这些兼具学术探索性与观赏性的创作,无疑是当代中国油画领域的奇葩。


       当然,油画中国风的道路无限广阔,墨骨油画是其中一种途径、一种方法,这种途径和方法也需要经过长期实践以求得不断完善。相信有勇气和胆识提出创新见解并取得可贵成绩的李秀实,会在这条道路上不断迈开新的步伐,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文/邵大箴)

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袭古创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