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古创今
中国当代艺术传承创新系列纪录片
2019-01-25 14:20:07

于志学 : 开冰雪山水画派的名家


 【袭古创今——画家于志学】于志学,1935年生于黑龙江,黑龙江省画院名誉院长、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理事、一级美术师。作品《冰雪山水系列》享誉盛名,冰雪山水画以其特有的艺术语言和独特的技法,表现了冷逸之美等冰雪美学的核心思想;使传统中国画的表现对象由山、水、云、树拓展到山、水、云、树、冰雪,创立了《冰雪山水画》系列及学术研究理论作品曾获得1979年作品《塞外曲》第五届全国美展三等奖;1992年作品《雪月送粮图》全国美展金奖等重要奖项,作者本人2006年获黑龙江省 “文艺终身成就奖


28-2001年拉普兰木屋 68x68cm .jpg


 在中国当代画坛,于志学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重要画家。《冰雪山水》画风,蕴涵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生机勃勃的伟大精神与冰川风光自然内美的美学取向。北国冰雪的苍茫世界画家于志学来说,有着独特的实际意义,是其笔墨和画法的基础,穷年累月的基础性强调和实践操作,漫长的过程,艰难而又寂寞,养成了自己的艺术趣味审美理念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积累的素材积极主动运用于绘画,逐渐形成现实效果。《冰川山水》系列作品章法上的虚实、繁简、疏密有致;用笔洗练凝重,遒劲有力,画风谨严意境深邃,冰雪山川纵横有序。几十年来,这种独特风格,逐渐受到美术界的广泛关注,在艺术领域中,不断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滋养着当代书画艺术


2-寂生奇妙 1981年 105×94cm .jpg


10-1984年 雪漫兴安 118x141cm .jpg


28-2001年炊烟初熄 68x68cm .jpg


 皑皑白雪是苍天赋予大自然最纯洁的礼物,画家于志学通过组成他画面的线条、笔墨构成了他作品特有符号,透过这些鲜活的符号展现了作者绘画艺术的灵性之光,描绘一幅幅壮观的冰川世界,让我们置身在空灵的意境中,尽情拂下生活中所有烦恼与忧伤,洗去一切懊悔与失意,重新整理思绪,走向崭新的世界。


圣灵之光 120x120cm 2004.jpg


芬兰印象 68x136 2008.jpg


 冰雪山水画派现在是写实的,未来的发展一定是抽象的,画家于志学幼年在东北黑龙江广袤的冰天雪地的环境中度过,几十年里,在冰雪山水探索之路上,把美丽的北国冰雪风光表现出来,一直魂牵梦绕,始终是永恒的追求,在地探索和查阅大量资料过程中发现:辽阔的冰封世界,在中国美术的宝库里,没有一张作品是描写北国风光的,即使画雪景也都是江南小雪。画家于志学先后用各种传统的方法画了很多雪,一次,舅舅到他家,他舅舅是个农民,非常直观,他觉得画家于志学画的雪像石头,探索了这么长时间,画的雪居然像石头,对画家来说确实是个打击,深深的感觉到传统画雪的技法根本行不通,传统的中国画没有画雪的方法,若想画好雪景,必须锻造一把全新的钥匙,只有它才能把北国冰雪风光大门打开,这应该是一次顿悟。后来,一次直至深夜的创作中,画家于志学不小心把“胶”洒在了宣纸上,由于,小时候,家里条件很差,染上“胶”的宣纸,没有舍得扔掉,晾干之后,在上面又画,可以省一张宣纸,结果,惊奇地发现胶所染过的地方,墨上不去,变成一个白块和大自然中的雪一模一样,当时激动万分,依稀找到了表现雪景的技法,中国传统的绘画,白纸画白雪用白粉,要么画面俗气,要么画成西画,在探索冰雪山水画的过程,就像科学家在研究室搞科研一样,反反复复。把胶洒在宣纸上的效果,就像清初画家八大山人发现在生宣纸上作画比在熟宣纸上作画水墨效果更容易晕染一样,这种偶然天成的效果算是一种缘分,这种缘分是长时间探索的过程,给了有准备的人。

                63- 古国月.jpg  1-塞外曲 1979年 104x 64cm .jpg

 冰雪山水画问世之后被大家认可喜欢主要的原因,就是以大自然母亲的形象为模本,再现了浩瀚冰雪世界,大自然给表现北国风光的画派立了传,树了碑,伟大的祖国也给冰雪山水画派带来了无限光荣。

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袭古创今